螺絲全方位指南【2025】|快速判斷規格,不再選錯尺寸

螺絲全方位指南【2025】|快速判斷規格,不再選錯尺寸

最後更新:2025年10月09日
螺絲全方位指南:螺絲種類、規格與牙規測量

螺絲指南|螺絲種類、規格判斷、實務應用

想一次搞懂各種螺絲規格、避免買錯尺寸?這篇螺絲全方位指南帶你從基礎構造、常見術語、螺絲與螺帽種類、規格判讀(外徑、長度、牙距、強度),到材質與表面處理,完整說明螺絲選用原則與常見錯誤。文末也提供螺絲規格快速判斷工具與下單入口,幫你快速找到正確螺絲。

1. 螺絲的重要性與應用範圍

雖然外觀小巧,螺絲在機械、電子、家具、建築、汽機車等各類領域擔任關鍵的連接功能。正確的螺絲選擇能讓結構更加穩定、安全,錯誤選擇則可能造成鬆脫、損壞甚至安全事故。台灣的工程師、維修師傅、DIY 愛好者常會搜尋「螺絲怎麼選」、「螺絲尺寸怎麼量」、「螺絲規格表」等資訊,針對用戶需求,FR提供更專業且務實的螺絲解決方案。

🎥 教學影片:螺絲尺寸辨識技巧

⏱ 影片章節快速導覽

  • 00:20 前言:螺絲規格怎麼分?
  • 01:45 傳統分辨的困擾
  • 04:59 螺絲牙規工具示範
  • 09:57 總結與建議

2. 螺絲基本構造與專有名詞

在挑選或討論螺絲時,若能先熟悉基本構造與專有名詞,不僅能節省溝通時間,也能更精準選對規格。

💡 提醒:

了解螺絲種類後,螺絲選用會更精準正確

🔧 範例:

  • 承窩螺絲 M8x1.25x50mm 全牙,合金鋼 12.9,染黑。
  • 外六角螺絲 3/8"-16x1" 半牙,牙長 1/2",鍍鋅。
  • 皿頭內六角螺絲 M6x1.0x20mm,A2-70,304不鏽鋼。

📘 常見螺絲構造名稱:

術語 說明
頭部(Head) 螺絲的受力與驅動位置,例如六角頭、盤頭、沉頭、內六角。
牙身(Shank) 螺絲主體,可能有全螺紋或半螺紋。俗稱:全牙、半牙。
牙距(Pitch) 相鄰兩牙尖之間的距離(公制以 mm 、P 表示)。
每寸牙數(TPI) 每英吋裡螺牙數量(英制、英美統一制表示法)。
大徑 / 中徑 / 小徑 螺紋截面上的不同直徑對應強度與配合。
強度等級 如 4.8、8.8、10.9,代表材料強度與熱處理等級。

🎥 教學影片:螺絲基礎知識入門

⏱ 影片章節快速導覽

  • 00:20 前言:螺絲入門介紹
  • 01:26 螺絲頭種類
  • 03:44 螺牙種類
  • 06:38 螺絲頭搭配工具
  • 09:47 螺絲名稱
  • 11:44 總結與建議

⚠️ 小心誤判 — 用錯方法、聽信偏方或選錯工具會出包!

本片示範實務測量與判斷,重點:正確測量避開常見誤判推薦可立即使用的工具

🎥 教學影片:如何判讀螺絲規格與牙型

⏱ 影片章節快速導覽

  • 00:20 前言:你是否正在誤判?
  • 01:59 螺絲規格判讀
  • 06:23 以為正確,卻在誤判
  • 16:37 快速解決量測問題
  • 24:11 總結與建議

3. 常見螺絲類型與適用場景

以下表格列出常見的螺絲類型與使用建議:

類型 特性 推薦用途
六角螺栓 外六角頭,扭矩大,適合重載 鋼架、結構件
內六角(Allen) 頭部內凹、不易滑動 機構裝配、機台內部
十字 / 一字 傳統螺絲頭,施工快速 家電、木工
自攻螺絲 自行在基材上創牙 薄板、塑膠、鐵皮
木螺絲 螺紋粗、附著力強 家具、木作
機械螺絲 粗/細牙,搭配螺帽或螺絲孔 電子、精密機械

🔗 延伸閱讀 👉 [ 管用螺紋-四大天王解密]

4. 如何判斷螺絲的規格(外徑、長度、牙距、強度)

4.1 直徑

公制以 M2、M3、M4、M5、M6、M8、M10 等表示。測量時以外徑為主;若無測量工具,可比對現有螺絲或使用螺絲對照表。可參考此商品【螺絲規格表大全

但通常都會有英制或是英美統一制,如:3/16"、1/4"、3/8"等規格,如果對於螺絲規格不熟悉,常常會因為公/英/美制而搞混。入門者推薦此款商品,幫助你選用常用螺絲【公英制外螺紋牙規】,註:台灣常見的規格為:公制與英制。

4.2 長度

長度的定義依頭型而異:一般機械螺絲為從頭底(未算頭部)到尾端的長度;皿頭則是從頭頂到尾端。實務建議:螺絲應穿過被鎖件並預留足夠牙數與螺帽厚度,通常多於螺栓徑的 1倍 至 1.5倍 為安全值,視應用而定。

4.3 牙距(Pitch)

公制牙距以毫米為單位。常見 M6 粗牙為 1.0 mm,若 M6 細牙則可能是 0.75 mm。選配時務必確認與螺孔或螺帽一致,不正確的牙距將無法進行公/母螺紋裝配。

英制或英美統一制則是以每寸牙數為單位。常見如1/4"-20、3/8"-16,意思是每寸當中有20牙與16牙,螺距換算是1吋(25.4mm)除以牙數,詳細解說可參考【英制牙認識篇

英制牙認識篇

4.4 強度等級與材質

最常見的強度標示為 4.8、8.8、10.9、12.9。等級數值越高,表示抗拉與抗剪能力越高。材質上常見碳鋼(可鍍鋅)、不鏽鋼 304/316、合金鋼等;海邊或化學環境建議選 316 不鏽鋼或特殊防蝕處理。詳細解說可參考【螺絲強度計算

4.5 左牙與右牙

絕大多數螺絲為右牙(順時針鎖緊)。左牙只在某些反轉或特殊結構使用。下單或安裝前請確認好牙向以免選錯無法裝配。

5. 表面處理與材質選擇

表面處理決定耐蝕性與外觀:電鍍鋅、熱浸鍍鋅、黑氧化、不鏽鋼本色、鍍鎳等。選用要考量暴露環境(潮濕、鹽霧、化學物質)與外觀要求。

螺絲防鏽實際測試結果

6. 螺絲選購實戰步驟(快速清單)

  1. 確認應用場景(室內/室外、承載/非承載、是否振動)
  2. 決定螺絲類型(六角、內六角、自攻、木螺絲等)
  3. 測量或確認被鎖件厚度與配合尺寸(外徑、長度、牙距)
  4. 選擇合適的強度等級與材質(如 8.8/10.9、304/316)
  5. 挑選表面處理(防鏽或裝飾)
  6. 下單前再次核對牙向、數量等

※ 專業選用遇上困難,強烈推薦入門款【公英制外螺紋牙規】幫助你!

螺絲規格選用重點圖

7. 常見錯誤與避坑指南

  • 只看價格不看強度與材質—長期成本會更高。
  • 混用外觀相近但牙距不同的螺絲—會造成裝配失敗。
  • 未考慮銅鋁等異種金屬接觸—可能加速腐蝕。
  • 螺絲過長或過短—影響結構安全或內部零件。

螺絲選用指南-步驟圖

● 對螺絲專業了解不夠,常常買錯規格工作出錯嗎?

FR專利牙規,解決螺絲疑難雜症,節省你寶貴的時間與人力成本

螺絲量測工具-推薦圖

8. FAQ(常見問題)

Q1:螺絲只要量出外徑不是就能判斷了?
👉 這是一個常見卻非常危險的誤解。

M8 與 5/16" 螺絲為例:
・M8 公制螺絲的標稱外徑 = 8.0 mm
・5/16" 英制螺絲的外徑 = 7.94 mm

兩者相差不到 0.1mm,量測時幾乎一樣。但實際出廠後,M8 可能會落在 7.9 mm 左右。
這時候就算用卡尺或洞洞板(外徑規),也容易出現誤判,最後結果就是:
✅ 外徑看似相同 → ❌ 但完全鎖不進去。

一般市面上的工具,不是只有牙型規(只能對牙距,對新手很難),要不就是簡單的沖壓缺口或洞洞板(只能量外徑,但誤判率高)。對於沒有經驗的人來說,這幾乎是「核對地獄」,「 專利牙規」就是專為這種情境設計,讓你在現場就能立即分辨。
Q2:螺絲怎麼看出是粗牙還是細牙?
👉 量測相鄰兩牙尖的距離(mm),或比對規格表。粗牙牙距較大、細牙較小。通常沒有特別標示的規格都是粗牙,而細牙比較常出現的特殊用途上,如:軸承用、薄型螺帽、精密調整等。
Q3:螺絲選錯尺寸怎麼辦?
👉 首先要先釐清是否用錯量測工具?(外徑、螺距都要對) 還是選錯種類?(機械牙、自攻牙) 或是對於螺絲規格並不熟悉,如果沒有釐清原因,未來可能會持續發生選錯尺寸的狀況,如果真的無法克服選擇問題,強烈推薦入門款【公英制外螺紋牙規】幫助你!
Q4:螺絲鬆脫怎麼辦?
👉 螺絲隨時間可能因震動或環境因素鬆動。除了重新鎖緊外(或加裝彈簧華司、點螺絲缺氧膠),建議檢查螺絲的牙距與長度是否正確。如果選錯規格,就算鎖緊也容易再鬆脫。(例:M10螺紋孔,卻拿了3/8"螺絲鎖附,一樣鎖進去了卻相當鬆動)「螺絲規格量測工具」,能快速確認牙距與直徑,避免規格選錯。
Q5:螺絲和螺帽怎麼確定能配合?
👉 常見困擾是牙距不合,導致怎麼鎖都卡卡。解決方法是使用牙規先比對,確認公制 / 英制與牙距數值是否相同。「專利牙規」就是專為這種情境設計,讓你在現場就能立即分辨,避免買錯或浪費時間。
Q6:遇到生鏽的螺絲,怎麼拆?
👉 建議先噴上除鏽潤滑劑,靜置幾分鐘後再嘗試轉動。如果仍卡住,可以使用較長的工具增加槓桿力矩。不過,如果判斷螺絲已嚴重腐蝕,最好先測量規格,準備相同規格的替換螺絲,以免耽誤作業。這時候「螺絲規格表」就能幫助快速找到對應規格。
Q7:買螺絲時,怎麼判斷要全牙還是半牙?
👉 全牙螺絲通常用在需要完整咬合、鎖緊的結構(如固定件、連接件),而半牙螺絲適合承受較大剪切力的場合(如機械裝配)。如果不確定,建議先用牙規工具確認現有螺絲,再依照需求選購,避免強度不足或無法鎖緊。

9. 延伸介紹與工具推薦(購買與參考)

以下可直接購買或FR教學影片參考觀看:

  • 公制 / 英制螺絲對照表(含常見牙距)— 購買
  • 螺絲規格大全(常見規格)— 購買
  • 教學影片:螺絲選用指南介紹(YouTube)— 觀看教學
  • 工具推薦:更多專利牙規— 產品頁

泛用型螺絲牙規-選用推薦

9.1 螺絲是怎麼製造的?完整製作過程解析

螺絲雖然外表小巧,但背後的製作流程其實相當精密。從原料線材開始,經過冷/熱鍛造成型、車牙切削或輾牙、熱處理、表面防鏽處理等,每一步都決定了螺絲的品質與壽命。以下整理螺絲工廠的主要製作步驟:

  1. 線材準備:以鋼材或不鏽鋼線材為基礎,經過清洗與拉絲。
  2. 成型加工:利用冷鍛或熱鍛機將螺絲頭部壓製成型。
  3. 車牙/滾牙:透過牙模將螺紋加工出來(全牙或半牙)。
  4. 熱處理:高溫強化金屬,提升強度與韌性。
  5. 表面處理:例如鍍鋅、黑氧化、不鏽鋼本色,提升防鏽與耐蝕性。
  6. 檢驗與包裝:通過尺寸與強度檢測後,才會送至市場。

如果你想更直觀了解螺絲的製造過程,參考以下影片:

🎥 教學影片:深入探索螺絲製作過程

⏱ 影片章節快速導覽

  • 00:20 前言:介紹螺絲生產流程
  • 01:09 原料:素材盤元
  • 02:42 沖壓:打頭及牙尾
  • 05:01 表面處理:噴砂
  • 06:33 輾牙、滾牙、車牙
  • 08:45 熱處理:提高硬度
  • 09:42 品質檢測與量測
  • 10:58 表面外觀防鏽處理
  • 14:14 總結說明

👉 延伸閱讀:螺絲規格與應用前往 螺絲規格表大全 尋找適合的產品。

🔧 延伸閱讀|南台灣「螺絲窟」的產業故事

在台灣扣件產業的地理版圖中,南部高雄一帶(以岡山、路竹等地為代表)長期被業界與在地人稱作「螺絲窟」。這不是流言,而是多年產業聚落自然形成的結果:從原料、成型、熱處理到表面電鍍與包裝,完整的上下游分工在此匯集,形成靈活且反應快速的生產網絡。

產業特色(為何重要)

  • 聚落式分工:這裡以中小企業為主,廠商各有專長——有做線材的、有專做成型、也有專門做表面處理與檢驗,客戶可以在短距離內串聯完整製程。
  • 出口導向:多數廠商長期承接外銷訂單,產品包含建材、汽車、電子與機械用扣件,是台灣扣件供應鏈的重要節點。
  • 彈性與客製化能力:相較於大量生產的標準件聚落,南部廠商常以接小批量、快速客製化、技術服務取勝。

面對的挑戰(與轉型方向)

近年來,這些在地廠商同樣面臨成本上升、國際競爭與環保法規等壓力。面對挑戰,產業走向主要有幾個方向:

  • 自動化與數位化:導入自動檢測、智能排程與機台聯網來提升良率與降低人力成本。
  • 高附加價值產品:由以往競爭單價轉為提供特殊材質、專用規格或技術認證的客製化扣件。
  • 綠色製造:改善廢水與廢氣處理、提升能源效率,以符合更嚴格的環保要求並減少環境風險。

產業特色

  • ✅ 聚落分工完整,供應鏈集中
  • ✅ 出口導向,產品銷往全球
  • ✅ 客製化與小量生產靈活度高

當前挑戰

  • ⚡ 國際競爭與成本壓力
  • ⚡ 環保與能源法規要求
  • ⚡ 轉型自動化與高附加價值產品

10. 立即下單

需要幫你選型或確認尺寸?請提供各種資訊或照片等。

前往 FR 工具人官網選購    前往蝦皮下單

小技巧: 若你不確定螺絲規格,拍一張螺絲近照 + 旁邊放一張硬幣或尺,傳送至官網E-mail(或至YouTube客服信箱),可以幫你判斷並推薦對應產品。      

   

相關商品